冠心病治疗新视角:中西医结合守护心肌微血管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方式除常规药物和外科手术外,支架介入等微创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迅速改善供血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方法。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作为国家卫健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建立了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构建了现代化的心血管病诊断与介入治疗平台,不断推进诊疗技术进步,全面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并追求并发症“零容忍”。
与此同时,该科室运用络病理论与脉络学说,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尤其针对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微循环障碍,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创新应用通络中药,疏通并保护微小血管,有效解决介入术后心肌再灌注无复流等多发问题。
支架术后胸痛不缓解,当心微循环障碍
支架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冠脉血管,改善心脏供血,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然而,部分患者在支架术后仍存在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甚至出现病变持续进展、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等心力衰竭表现。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心肌微血管损伤、心肌再灌注无复流等微循环障碍所致。
为心肌提供血液和营养的除了较大的冠脉血管,还包括众多微血管。心脏微血管如同分布在田野间的细小沟渠,江河之水需借助这些沟渠才能灌溉庄稼。因此,冠心病发病时,不仅大血管易发生病变,微血管病变也不可避免。若在治疗中忽视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患者心绞痛等症状难以充分缓解,心脏病变也可能持续进展。
此外,心梗患者即使通过介入治疗改善了供血,也不可掉以轻心。心梗可能导致部分心肌坏死,影响心脏功能;即使冠脉恢复通畅,病变处的微小栓子仍可能随血流进入微血管,引发微血管栓塞、痉挛,破坏微血管完整性,导致心肌供血不能完全恢复,即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心肌供血若未完全恢复,未来可能发生再梗、心衰、心律失常等后果。因此,急性心梗溶栓或介入术后并不代表疾病彻底治愈,仍需进一步保护微血管。
中西医结合通络,改善微循环
由于微血管较为细小,无法像冠脉等大血管一样通过冠脉造影等检查或现代仪器准确查明病变部位,也无法通过支架介入“撑开”狭窄部位以恢复血流。因此,为保护微血管、避免支架术后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较为推荐的方式。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专家建议,患者首先应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根据病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同时可加服具有疏通和保护微小血管作用的通络中药。研究表明,该科室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通络中药可显著提高急性心梗晚期再灌注时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缓解微血管痉挛;减少循环内皮细胞计数,降低心肌出血发生率,防止微血管血栓形成;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及细胞间紧密连接,促进微血管新生,显著缩小支架术后心肌无复流面积,从而确保冠脉再通后实现真正的心肌再灌注,促进心肌恢复,减少心室重构,防止心梗复发,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摘自2025.09.05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