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科 - 健康科普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袁国强: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及全心衰等不同类型。心衰的症状可能表现不突出,但对健康的威胁程度却十分高,随着病情的加重不仅会加重喘憋、水肿等症状,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还会导致猝死发生。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心衰看起来很“平静”没什么症状就忽视它。心衰最好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验血等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拖延。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有很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心力衰竭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随着对心衰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衰的西医治疗已从短期地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逐步转变为长期地调控神经体液乃至试图逆转心肌异常着手。强心、利尿、扩血管这一经典心衰常规治疗已更新为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 并用或不用地高辛。目前认为短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提高心功能;而长期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则有利于降低心
通络中药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突破。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络中药在保护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由北京阜外医院主持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西药加支架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梗支架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微循环血液灌注,保护心肌,减少心室重构,避免向慢性心衰发展,从而改善心梗支架植入患者的远期预后。
在正常情况下,心跳的节律应该是规律和整齐的,成人心跳为每分钟60~100次。当心跳失去原有的节律性,变得过慢、过快或者快慢不一、强弱不均时,医学上称为心律失常。如果您的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那就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当您的心脏不按照原来的节律,而是提前跳动,这种情况我们叫早搏。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危险的心律失常,会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临床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以后,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达6.9%。我国是房颤的“重灾区”,目前约有800万患者,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房颤联盟,并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