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 -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健康科普

卒中可防可治 早期积极康复改善脑卒中预后

发布时间:2022-08-12 21:43:07 本文来源:

    
    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河北以岭医院康复科举办脑卒中防治科普讲座,现场指导脑卒中患者科学康复方式,及医患交流互动活动,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寓教于乐,专家现场讲授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意义
    10月29日,河北以岭医院康复科“世界卒中日”公益活动在医院十三楼康复大厅成功举行。河北以岭医院副院长兼康复中心主任周顺林,康复科主任胡秋生以及多名患者、家属齐聚一堂,开展“远离卒中 积极康复 重建生活”的主题活动,分享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成果。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周顺林表示,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此外,康复科主任胡秋生还就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一定要尽早进行并贯穿疾病恢复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早期在病房的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及出院后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胡秋生表示,康复治疗不仅需要康复医师团队的帮助,也需要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重返社会。

    听脑卒中患者讲述康复的心路历程
    今年53岁的吕先生是以岭医院康复科的一位老朋友。2016年正月的一天,正在吃饭的吕先生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医生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留下偏瘫、不能走路等脑卒中后遗症。
    “从活动自如到卧病在床,脑卒中给我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吕先生说,他刚患病时,感觉自己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当他来到河北以岭医院治疗后,发现像他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后来在康复科的医护人员的关心爱护下,他逐渐恢复信心,燃起生活的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吕先生和康复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月后,吕先生终于能走路了。“当独自迈开第一步时,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重生。”吕先生说,自此他就坚持做康复训练,不仅仅是在康复中心做训练,在家中他也经常练习剥蒜、剥鸡蛋,提高手指动作的准确度和协调性。

链接:脑卒中康复治疗认识误区
康复治疗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缺乏正确的肢体运动模式的指导,常产生各种误用、废用综合征,不仅给正规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而且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治疗时机。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那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依赖药物治疗,认为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原发病、预防再次卒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中风后的各种功能障碍仅靠药物是不可能恢复的,必须结合康复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误区2: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盲目跟着广告走。卒中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努力训练,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误区3:偏瘫康复就是让患者不断地练“走路”。走路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作之一,如果中风后还不具备“走路”的基本能力,就去练习走路,就会形成异常的走路姿势,如“划圈腿”,不仅是走路姿势不好看,也会造成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更会造成误用综合征而对患者造成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