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详细

河北以岭医院完成院内首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旋磨开通手术

发布时间:2025-08-06 09:05:21 本文来源:

         河北新闻网讯(滑雪轲) 近日,河北以岭医院血管外科组应用新型血管斑块旋切系统,为一位86岁高龄的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成功完成旋磨开通手术,清除了病变血管的长段闭塞以及血栓等,顺利恢复了下肢血液循环,改善了行走功能,并避免了支架植入。据介绍,此次应用新技术开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旋磨开通手术为河北以岭医院首例,该项技术在河北省内的应用也尚不多见。河北以岭医院血管外科组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微创介入技术,在减少患者创伤的同时,也为各种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

         血管闭塞 双腿疼痛难行

         患者王先生因心血管疾病近期正在住院调治,既往有双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症状,近日症状加重,行走200米就需要休息。因其症状符合下肢血管病变表现,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遂联系该院血管外科组及时会诊。经下肢彩超、CTA等检查发现,王先生双下肢动脉多发斑块,双侧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右侧髂内动脉等多处出现闭塞,最终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下肢的表现。血管硬化狭窄、闭塞或出现斑块、血栓后,正常血流受影响导致下肢缺血,会引起腿部疼痛以及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治疗,随着下肢缺血加重,腿部、足部可能因缺乏血液营养供应而出现破溃、坏疽等严重后果,一旦发展到此程度,患者往往需要截肢。因此,血管外科组医生提醒,当突然出现下肢疼痛或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且具备全身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时,一定要考虑动脉硬化闭塞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旋磨抽吸 精准微创除障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通过球囊扩张、支架介入等微创方式开通血管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检查发现,王先生病变血管为股动脉,属于长段闭塞,且血管钙化病变严重,常规球囊或支架等定位困难,术后发生管腔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综合考虑王先生的实际病情以及高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河北以岭医院血管外科组介入团队全面研究讨论,最终决定使用新型血管斑块旋切系统为他实施精准微创介入治疗。

         据介绍,新型血管斑块旋切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外周动脉疾病综合解决方案。该系统具有旋切和抽吸一体化功能,通过智能变径刀片的应用可切除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减少血管内狭窄,适用于严重钙化病变及长段闭塞病变等,能够减少支架使用,避免高压扩张,降低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风险,提高血管长期通畅率。

         针对王先生的病情,医生决定为他进行分次治疗,首先处理病变相对严重的右下肢。手术中,河北以岭医院血管外科组介入团队与外院专家密切配合,通过患者股动脉穿刺建立微创通道,经导管送入高速旋切刀头,将堵塞血管的钙化病变、斑块等“障碍”粉碎、疏通,同时利用负压抽吸系统,同步清除粉碎后的斑块以及血栓等,将其抽出体外,恢复血管“畅通无阻”。鉴于王先生动脉粥样硬化较为严重,医生还在其病变血管远端放置了“保护伞”,帮助回收血栓。

         保护血管 好习惯助防病

         手术非常成功,王先生在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下肢血液循环恢复后,他不仅腿部知觉、皮温恢复,走路也恢复正常,不再有疼痛、跛行等情况。而且由于未放置支架,他在术后也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待康复一段时间后,他即可再次手术解决左腿的血管闭塞问题。

         因王先生有50多年的吸烟史,且平时喜食高油脂食物,出院时,医生特意叮嘱他改善生活方式,保护血管健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下肢的表现,因此影响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同样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远离致病危险因素,需从坚持良好生活方式做起,例如严格戒烟、低脂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坚持适度运动等,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引起或加重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速度减缓等血管病变。